close

 
台北的赤峰街,近年滿火的街區,不少質感小店進駐,門面弄的或文青或時髦,其中最近剛開的Parko Parco主打牛肚包挺吸引我的。

自從多年前打先鋒的牛肚包小店3 Cows有沿襲佛羅倫斯牛肚包小攤那種平易近人的隨手包風格,似乎沒有再萌發其他賣牛肚包的店,也許是單賣牛肚包一個品項,在台灣也沒有把它當潛艇堡或三明治一樣普及,客人確實難以常態性光顧。

  喜歡這種窄窄的小酒館,吧台座位少少,窗邊也只有兩個位子,倒是戶外露天座好幾個,面對公園坐在戶外別有情調,即使台北氣候四季有雨,仍然篤定設置歐洲生活感的露天座,滿有意義。

  

 菜單選項只有簡單明瞭幾樣,還有黑板上的daily special 會不定時更新,海鮮類則端看每個禮拜從大溪漁港進貨的種類變化菜色。

    炸櫛瓜,表面拍上薄如蟬翼的杜蘭小麥乾粉,在幾乎沒有一般麵衣的負擔存在感底下鎖住櫛瓜水分,多汁簡潔。

     炸章魚,海味鮮,原味就是最好的料理方式,很像在西班牙市場吃到的,沒有廢話。 

牛肚包,綠醬做法純正,大量橄欖油裡以平葉歐芹為主角讓醬汁清香輕盈,酸豆、酸黃瓜與鯷魚提升整體鹹酸,刺激食慾跟唾腺分泌。紅醬熬煮後的番茄甜得鮮明,帶微微辣度,與牛肚湯汁融合浸潤酥脆麵包孔洞,牛肚燉的軟嫩入味而不糜爛。 

    外場小哥推薦的燉牛頰2.0版本,沒有原本燉牛頰會附上的紅綠醬,改由在燉醬中加義大利奶油,口感更濃醇深邃。上面刨了熟成24月的帕瑪森起司。

牛頰燉得軟爛,叉子輕輕一撥就化。加點一份麵包沾著醬汁吃,很必要。 

Parko Parco的燉牛肚醬汁跟義大利做法一樣有紅蘿蔔、洋蔥、西洋芹、番茄為基底,差別是沒有加白酒。小哥說他們一大鍋洋蔥要先慢火翻炒個2小時,待完全焦糖化後,再加入其他材料跟牛肚,繼續燉煮四小時。     受限於無法省略的前置作業時間,他們目前也無法全天侯供應牛肚包,因為開店初期午餐時段就已用完牛肚,導致即使下午趕工燉牛肚也趕不上晚餐供應,因此目前僅營業晚上。 

     

12月限定的熔岩巧克力與充滿肉桂、丁香等溫暖香料氣息的熱紅酒。

跟小哥聊了意外發現主廚其實從未去過義大利,憑著自己的餐廚經驗以及有去佛羅倫斯吃過牛肚包的朋友分享體驗,琢磨每道料理的味道,追求貼近義大利當地的味道。

去過義大利三次的我,被他的料理說服了,不論料理的樸實、簡單不贅飾的盛盤風格、店內氛圍都能讓我感受身處義大利小餐館。 

另外值得讚揚的是,Parko Parco不提供預約,也不限制用餐時間,這才是小酒館的精神嘛!

【同場加映】【義大利燉牛肚】如此美味卻曾是窮人料理? 老饕國度地域風土決定風味差異 羅馬版與佛羅倫斯版的不同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奇亞子的異言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